•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扫一扫
贵州高校

“经典精讲”百堂课之兰亭论辩讲座开讲

时间:2020年12月22日 信息来源:六盘水师范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12月16日晚,“经典精讲”百堂课之《兰亭论辩》讲座在我校博学楼117知行讲堂开讲。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吴彩虹担任主讲人。

吴彩虹在介绍《兰亭序》的来历时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与友人游于会稽山阴兰亭,宴饮赋诗而作的序,其笔法遒劲、选材用心、风格独特。《兰亭序》被后世争相临摹,其中以天历、神龙、定武石刻本、褚遂良所摹纸版及绢版五种版本的《兰亭》较为突出。

 吴彩虹从天历《兰亭》、冯承素摹《兰亭》、褚遂良所摹纸版及绢版《兰亭》和定武《兰亭》五个不同版本展开兰亭论辩。她列举了赵魏、李文田、郭沫若、康生及部分学者的观点,清乾隆年间的学者赵魏依据字体源流、时代特征分析《兰亭序》真伪;清光绪十五年的广东顺德人李文田以《世说新语·

六盘水师范学院函授报名六盘水师范学院成人高考报名
企羡篇》中刘孝注解王羲之文章时名为《临河序》而非《兰亭序》为证,依据古文注释原则,否认《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一说;郭沫若研究王羲之所作墓志,通过对比其同期作品的风格特点后断定《兰亭序》非王羲之真迹,并认为文章与墨迹为隋代僧人智永所依托;康生等人认为齐粱乃至隋唐才出现楷书,王羲之属于隶书时代,故《兰亭序》并非其作;部分学者认为《兰亭序》中“悲哉”“痛哉”等思想消极,与王羲之忧国忧民、志士自居的性格相矛盾。

针对兰亭真伪辩论,吴彩虹认为《兰亭序》为王羲之真迹的观点可信度较强。从历史背景看,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即出现楷书,部分学者混淆了隶书、楷书的形成时间与概念,导致分歧产生;从创作层面看,王羲之所作《兰亭序》并非正文,且本无题目,均为后人增删;从写作原则看,为了避其曾祖父名讳,序文中故意将“览”字用“揽”字替换;从身份地位看,作为僧人的智永本身就是著名书法家,并且德行端正,不求名利;从思想性格看,王羲之融合“儒、道、释”三种思想,情感并不与序中内容相矛盾。由于字体风格、序文内容、思想特点等与王羲之其他作品差异较大,才使得后人对《兰亭序》的真伪产生分歧。

我校部分师生到场聆听。 (文/大学生记者团实习记者 杨志连 田琴 王星茹 图/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佚名 编辑:六盘水师范学院)
文章热词: 经典 兰亭 论辩 讲座 开讲
上一篇:我校第二届师范类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大赛开赛
下一篇:我校举行第二届“文化明湖•春之声”校园文化艺术节之第一届“三笔字”大赛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