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扫一扫
河南高校

张义忠建筑与文化共生

时间:2016年02月28日 信息来源:河南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张义忠建筑与文化共生

我校土木建筑学院教授张义忠喜获“第十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自1994年该奖项设立以来,河南省共有5人获此殊荣。拿到了作为中国青年建筑师的最高荣誉,这并不只是对他某个项目设计的褒扬,而是对他涉足建筑行业以来所取得成就的综合表彰。而张义忠教授与建筑的渊源则要从最初的地方开始。


我和建筑有个约会

完全是凭着对建筑的热爱,让张义忠从一名建筑学系的学生,成为如今在建筑界颇受肯定的老师和学者。1988年,河南大学创建土木建筑系,也是从那时起,他便与建筑结下不解之缘。由于是初创学系,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并不完备,“所以当时我被安排到‘中国八大建筑院校之一’的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进行学习。”1992年,学成归来的张义忠,带着学校的殷切期望和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选择留校任教,并决心在建筑行业做出一番成绩。

“建筑是城市的组成部分,一个人能读懂房子,但是未必能读懂建筑。”张老师说道,“开封古都的地域人文环境和我校历史文化学院深厚的学科背景,为我从事仿古建筑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借助城市环境和有心从教的个人意愿为背景,张老师潜心研究仿古建筑设计项目,并把《中国建筑史》前前后后深入学习了至少四遍,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反复实践的结合中,他带着作品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这或许就是一种缘分,一种河大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一种建筑人对于最初梦想的追逐凝结而成的,妙不可言的缘分。


“产、学、研”的不断探索

“让习惯符合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不经意间看到的一句话,成为张义忠教导学生的信条,“带着职业的眼睛去生活,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去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这是他对专业学生日常学习的三点基本要求,也是自己“产、学、研”思想的真实写照。对于教学,张老师更提到,“老师不能闭门造车,科研就是要不断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才能不断进步有所收获。”大学教师应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更多的结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因为如今的时代信息是瞬息万变的,如果不与时俱进就会落后。

设计带有创作性,好的作品离不开对社会主流的把握,在感性与理性间无限接近对美的追求。建筑,是技术、艺术、人文的高度融合,在西方文化影响我们众多的今天,建筑设计领域也受到西方文化的诸多影响,尤其出现对欧洲风格的狂热追求。对此,张义忠则认为,在西方热的浪潮中,我们更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色,每个国家、每个地域,保持自己独有的建筑文化风格,不失为一种美。

生活中的张老师更是自己思想的实践者,爱好收集邮票的他,尤其喜欢收集著名佛寺、中国古塔系列,每每玩赏邮票都是对美的感受,对建筑美的追求始终贯穿他的生活。他还笑谈,有时去电影院看完大片儿,总喜欢观察影院布局,建筑在他生活中的影响已根深蒂固。


建筑也需要文化复兴

从开封府重建工程到河南大学南大门的扩建,从鹿邑老子故里规划设计到开封书店街传统街区的改造升级,从豫西窑洞设计获省级优秀勘察一等奖,到如今的“第十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张义忠坦言,自己的建筑生涯走得看似一帆风顺,但是在“河南省新农村设计赛”中,对豫西窑洞的设计曾一度不被看好。“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当地居民谈窑洞色变。在高楼林立的现代社会中,窑洞就意味着贫穷。在独特的地域环境中,窑洞固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其通风采光以及单一的结构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在现实和民众认识的双重困难下,张义忠也痛苦挣扎过,但他始终坚信,好的建筑是技术、艺术和人文的高度融合,在建筑文化这条道路上,人们会在追求实用性的基础上,逐渐培养起文化自觉性,追求建筑所蕴含的文化气息。“窑洞春天”得到的肯定,证明张义忠的坚持是正确的,建筑也需要文化复兴。

谈及中国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时,张义忠认为:“好的建筑应该既体现其实用价值,又有文化传承。建筑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彰显着城市的特色,如果千城一面,毫无个性可言,谈城市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建筑是城市的形象,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文化建筑的诉求也会越来越大,人们在追求舒适的同时,也会更多地关注到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张义忠告诉我们,自己将会继续行走在建筑业的文化复兴之路上,紧跟时代的脉搏,找寻建筑缺失的灵魂。


河南大学函授报名河南大学成人高考报名
(作者:佚名 编辑:河南大学)
文章热词: 建筑 文化 共生
上一篇:教学督导组松晚翠方深
下一篇:张骁教学科研两手抓的中原学者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