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扫一扫
湖北高校

韩国妈妈康善喜相夫教子25年后来校留学学汉语

时间:2016年04月07日 信息来源:三峡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韩国妈妈康善喜相夫教子25年后来校留学学汉语

三月的三峡大学,求索溪畔杨柳依依、桃花绽放,引来数万市民踏春赏花。然而就读的2014级研究生康善喜却一直忙着准备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开题,直到这两天才挤出时间约了同学在桃花树下拍拍春天的感觉。虽是踏春拍照,她却仍然随身带着两本要看的书,自然中透着一股知性的优雅,若不是她那一身韩国民族服饰,不明情况的人还以为她是学校的老师。

康善喜来自韩国,但与该校的研究生同学们最大不同却不是她的国籍,而是她已近48岁的年龄——她是在相夫教子25年后再拾自己的“汉语梦”,不远万里来到三峡大学留学并攻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硕士学位。

25年隔断不了汉语梦

康善喜1968年出生于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家乡庆尚北道龟尾市,她的父亲虽然只念过初中,却是中国传统文化迷,很是喜欢写汉字。康善喜从小受到父亲的感染和熏陶,渐渐地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早早就在心中种下了一个汉语梦。

她在初中、高中时认真学习写汉字,并于1985年进入韩国大邱庆北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如《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唐诗宋词等等。本以为就此走进自己“汉语梦”的康善喜,却在大学毕业后不得不屈从于社会和现实。在与大学时的恋人结婚后,他们有了两个孩子,她不得不过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而自己继续学习汉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梦想就此被搁置。

即便是这样,康善喜还是利用空闲时间去韩国教汉语的私人书堂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等。这些经典,康善喜都视为珍宝,从中感到受益良多。

当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先后读了大学,丈夫也忙于自己的工作,康善喜似乎一下子就“闲”了下来。相夫教子25年后,康善喜对人生的理解更深刻:“人一辈子很短,很快过去,年轻时追求自己作为女人的幸福,到了现在这个年纪追求人存在的幸福是什么。我改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个‘女人’的角色变成一个‘人’的角色,追求自己作为‘人’真正的价值。”她觉得自己应该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更想要来中国留学。

与丈夫和孩子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后,他们也非常支持,这更坚定了康善喜来中国继续深造的想法。经与三峡大学有合作关系的韩国威德大学中文系成润淑教授推荐,康善喜于2014年9月来到三峡大学,开始了自己的留学逐梦生活。

韩国妈妈康善喜相夫教子25年后来校留学学汉语

“康妈”其实是位“奋斗姐”  

初来中国留学,康善喜的生活、学习遇到了不少困难。地处中国南方的宜昌的气候条件和韩国差异很大,没有室内地面供暖,空气潮湿,衣服、被褥总是潮乎乎的,康善喜对这里的生活并不是很适应。

生活的困难康善喜并不畏惧,但突然转换而来的汉语环境却是一个大挑战。尽管自己曾学习中文,但完全处于现实的汉语国度,康善喜存在很大的听力障碍,和他人的交流也是在一个很缓慢的状态下进行。

在学习方面,图书馆的书籍和韩国的放置顺序不一样,想在图书馆下载资料也不熟悉;写课程论文要阅读大量书籍,而她要一个月才能看完、理解一本中文书;更大的挑战是她的研究方向要求还要阅读大量的文言文古籍,这即便是对于一个中国中文系的学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诸多的不适应、学业的挑战和对家人的思念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刚来不久时,因为语言不通连倾诉的朋友都没有,无助和孤寂时常袭来……然而这些都没有阻挡住康善喜求学的步伐。

冬天湿冷,她便在房间各处都放了除湿剂,一有机会就晒被子,甚至还买了很多的羽绒服;不会使用图书馆资源就找中国同学和图书馆管理员帮忙,慢慢地查找、借阅书籍和下载资料都不是难事。渐渐熟悉图书馆环境后,康善喜觉得在图书馆学习很舒服、很方便,于是她成了图书馆里的“泡馆”常客,甚至与图书馆里的好几位老师成为了好朋友。这不仅让她孤寂的情绪一扫而光,还有了汉语的练兵场。

“第一次见到康善喜,就觉得有点特别,不太像中国人,每次在四楼看见她,都微笑点头,很有礼貌。”这是康善喜带给图书馆陈丽丽老师的第一印象。随着交往增多、了解深入,她发现康善喜“不认生,很快能和人打成一片”“ 性格特别好”“谦逊”“中文歌唱得特别好”,这让她更觉得喜欢。“康善喜这么大年纪了还在读书,学习执着,很有热情,我确实很佩服她!”

于是,康善喜的生活有了新规律:她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去操场晨练半个小时,回来洗漱、吃饭,然后便是去图书馆学习。

勤奋、谦逊而又执着的康善喜同样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她的导师罗凌博士也对她的学业充满信心:“康善喜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很多时间用来读书,在现代汉语和听写上没有问题,但《摩诃止观》是文言文,很多篇章标点不太清晰,在这方面阅读可能会有障碍,但她认真严谨的态度、在信仰上和专业研究上的追求将有助于她排除这些障碍,做出优秀的论文来!”

因为她的年龄几乎和同级的研究生同学的妈妈们的年纪相仿,加上她待人亲切温和,同学们都亲热地喊她“康妈”。而“康妈”的勤奋执着也感染了很多中国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康妈待人真诚热情,善于称赞别人,她总能发现你的优点,有时甚至是你自己都不知道的优点。康妈也是一个非常认真、细心的学生,上课时认真做笔记,课余时间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学习,是我们心中的‘奋斗姐’,更是我们努力的榜样!”文学与传媒学院2014级研究生李伟伟如此评价说。

归国愿做中韩文化传递者

不觉间,康善喜来到三峡大学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回首留学岁月,她说自己收获很多。“在韩国的时候不敢说汉语,和中国朋友也是用韩语交流,来中国以后,学院里没有会说韩语的老师、朋友,所以不得不说汉语。经常说汉语,打破了自己说汉语的那种压力和障碍,也去除了自己性格中比较消极的部分,这就是个大的收获!”“来中国后,学习是一种幸福;认识很多朋友,和他们一起交流,交流自己的一些经验,自己国家的饮食、服饰、文化等,也是一种收获。”

随着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康善喜愈发喜欢上了中国文化,更发现想学的东西太多太多。

她特别喜欢吃中国菜,到图书馆“张姐”(张小英老师)家学包饺子,还跟着“张姐”接触并喜欢上了中国京剧;她喜欢中国的服饰,陈丽丽老师送给她一件旗袍,她爱不释手,还特地穿了这身旗袍去台湾旅游;而史立慧老师的一句宜昌话“倒拐子”更勾起了她学习宜昌方言的兴趣,想成为韩国浦项市会说宜昌话的第一个人……

她说,如今中韩文化经贸及各方面交流频繁,自己学成归国后愿做中韩文化的传递者,为中韩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微薄贡献。将来要是家乡浦项市和宜昌市有文化交流,自己很乐意当志愿者。

来中国读书后,康善喜也和在读大学的儿子、女儿更亲近了。孩子们很想念康善喜,他们时常用微信聊天,交流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乐事,她和孩子们的话题增加了,也感觉自己又变年轻了。受她的影响,在大学读英文系的儿子也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想要学习汉语。

康善喜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毕业论文完成后,带着家人游宜昌。“宜昌有很美丽的三峡风光,很多中国的诗人在这里留下了美丽的诗篇,我要带自己的家人去看看。”(余东山 张允)

 

康善喜来校留学学汉语的故事经中国新闻网、荆楚网等媒体报道后,新华网、中国青年网、千龙网、湖北高校思政网、中国山东网、中国广西网、中国江苏网等数十家主流网站纷纷转载,《三峡晚报》以封面提示并专版作了报道。

部分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sh/2016/03-30/7816884.s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6-03/31/c_128850627.htm

http://yc.cnhubei.com/html/jujiao/20160330-46598.html

http://ctdsb.cnhubei.com/sxwb/20160331/

韩国妈妈康善喜相夫教子25年后来校留学学汉语

‍‍‍

三峡大学函授报名三峡大学成人高考报名
(作者:佚名 编辑:三峡大学)
上一篇:学校举办“优良学风建设年”总结交流大会
下一篇:创新创业立足专业 多措并举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初显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