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扫一扫
四川高校

回眸“十二五”专题报道加强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提升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医学院“十二五”人才

时间:2016年04月20日 信息来源:攀枝花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十二五”期间,医学院确立了“德技双馨,博学专精”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创办西南地区知名医学院的愿景,把培养出道德高尚的“良医”作为首要目标,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全面提升医学生岗位胜任力。

学院先后荣获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攀枝花市五四红旗团委,连续三年获得学生工作、招生就业及校友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及创业大赛获得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6项,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共计30余人次,参加四川省大学生基础医学实验设计及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学生申请专利1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40余人次,连续两年考研上线率突破10%,近几年毕业生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华西医院、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等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就业或参加规范化培训,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一、开设医师职业素养课,在国内医学院校中率先将医师职业精神纳入医学生课程教育体系。

医学院自2012年开始探索医师职业精神课程的整合与改革,率先提出了医师职业素养整合课程的概念。学院将之前开设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及医患沟通等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从医学生入学第二学期开始,贯穿整个在校学习阶段。将医学人文课程中的基础概念的理论课时进行压缩,安排在每学期医师职业素养课程的前半段,由医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从事相关课程的教师承担;后半段的授课以专题讲座的形式,邀请具有临床经验的医生以及医疗卫生行政人员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工作进行授课。例如在讲授医学伦理学部分,由从事实验动物管理和试验的教师讲授实验动物使用过程的伦理,由从事产科和生殖技术的医生讲授辅助生殖技术对人类伦理的挑战;在医患沟通学的部分,由从事内、外、妇、儿等科室的医生分别结合各科室的特点讲授与不同病人沟通的方法,由从事医务科工作的行政人员讲授如何处理医疗纠纷以及医院运行当中的协调和管理。

二、以学生活动为抓手,将医师职业精神在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在校园氛围中无孔不入的表达。

 围绕塑造优秀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学院以学生活动为抓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开展讲堂活动,作为医师职业素养课的补充。学院开设杏林讲堂,讲堂专题的选择与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紧密结合,邀请校内外名家名师围绕医学实践中的伦理学、法律法规、人文关怀和交流沟通等内容开展讲座,通过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树立具体医疗行为中的医师职业素养。

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培养医学生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5.5全国红十字日、5.12护士节等纪念日或节日为契机,认真组织开展卫生宣传、医疗服务以及文化体育志愿活动。目前学院已有注册志愿者1500余人、爱心服务医疗队1个、志愿者服务分队1个、医学专业社团6个、指导教师13人,打造了 “救在身边”校园急救技能培训、“三献(献血液、献造血干细胞、献人体器官组织)”知识宣传活动和“阳光天使”康养志愿服务三大品牌活动。目前,“救在身边”校园急救技能培训与市红十字会合作开展已近三年,覆盖全校13个二级学院、附近5所中小学,受益人数达到1万余人,得到四川省红十字会“青少年传播项目”的支持。在攀枝花电视台对该活动的跟踪报道中,来自我市40中小学的一名学生这样评价:“救在身边”校园急救技能培训教会了我们急救中很多必要的技巧和措施,对于我们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增大去救助别人的几率,减少悲剧的发生”。“三献”知识宣传活动促成了攀枝花市的首例遗体捐献,学校师生群体也成为攀枝花市无偿献血的一支重要力量。“阳光天使” 康养志愿服务活动已与攀枝花市多所康养院达成志愿服务合作协议,为攀枝花市打造阳光康养城市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将学生活动融入医师职业素养课程考核中,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更加重视评价过程中及时的反馈和修正。将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读书笔记和讲座心得、出勤率等具体行为作为医师职业素养课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见习和实习活动中,带教老师、患者和护士的360度考核建议及时反馈学生,达到修正和提升医师职业素养的目的。 

三、以各级各类学科学术竞赛为契机,鼓励医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医学类专业的特殊性,相较其他理工类专业的学科竞赛数量相对较少,为此,学院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学术竞赛,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学院鼓励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加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指导教师队伍中,结合教师自身的科研项目设计开展实验。为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科研、积极撰写论文的兴趣,在科研论文版面费上给予全额报销,对于获奖和申报专利的学生给予奖励。自2013年以来,学院申报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8项、省级项目6项,以学生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2015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学院首次选派2015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了西南西北分区赛,获得了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在由四川省教育厅举办的四川省大学生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及设计竞赛中,医学学子连续两年参赛,力压四川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多支强队,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此外,为积极探索学术竞赛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学院举办了“爱拼才会赢”骨骼拼装大赛、医学模型设计制作大赛、护理技能操作大赛等以专业技能为内容的专业竞赛,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四、注重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指导医学生良好医师职业精神的养成。

医学院对于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和学生活动上,而是更加注重对于教育最终效果的考查和反馈。学院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医师职业素养测评体系建设的经验时,结合我国的卫生国情以及未来医学发展要求,制定了一整套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自我医师职业精神的认知和养成。

目前对于医师职业素养课程的考核,学院采用的是一种被称为责任指数的考核方法,责任指数的观测点包括上课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参加各类讲座、参与志愿服务以及日常表现情况,与其他评测系统相比,责任指数更注重预先的指导和规范,在开课之初就向学生告知哪些行为将被观测和记录,对学生在日常行为中主动培养良好习惯和纠正不良行为具有预先的指导效果。因此,责任指数更像是一种“无声的约束”,时刻提醒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对于实习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评价,学院采用了360度考核法,在出科阶段由带教教师、同学、护士、病人及家属以及本人对自我医师职业精神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之后由相关人员对该学生的沟通能力、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反映职业精神水平的项目得分进行评价,并向该学生提供反馈,以帮助被评价者提升医师职业精神。

对于评测的结果,在校学生反映:“与传统的笔试考核方法相比,这些创新的考核方法更能全面的反映一个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更能在日常行为中约束大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实习学生反映:“通过360度考核法对自身医师职业精神的测评和反馈,对自身的职业修养是一次全面的、综合的评价,也对未来临床工作中如何提高自己的责任心以及沟通交流能力指明了方向”。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医学院医师职业素养课程和考核体系初步形成,成效逐渐显现。申请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3项、校级课题3项,撰写相关论文10余篇,职业素养已逐渐植入每个医学生。

“十三五”开局之年,为提升医学生语言表达与沟通交流能力,医学院自本学期开始在2014、2015级600余名学生中开展“大家讲堂”活动。每天早上7:45,有教学安排的班级按学号轮流安排学生走上讲台,做一个10分钟以内的不定题演讲。“大家讲堂”活动突破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单方面教学方式,既满足了医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胜任力的需要,也成为医学院促进学风建设的新抓手。相信,未来五年,医学院将合着学校转型发展和建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脚步,迈出更为铿锵的步伐。

党委书记肖立军为2015级学生讲医师职业素养第一堂课

杏林讲堂

志愿服务

卓越医生班体能训练活动

第二届医学教育研讨会

2015年毕业生暨5.12护士节晚会

庄严肃穆的传光授帽仪式

(责任编辑  肖国玉)

攀枝花学院函授报名攀枝花学院成人高考报名
(作者:佚名 编辑:攀枝花学院)
上一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东升一行莅临我校调研
下一篇:我校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启动大会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